作者:温海明 加入收藏 】【 字体:
文章导读:作者:中国人大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温海明

让王阳明“龙场悟道”的书,是《周易》

今天聊聊“阳明心学的易道境界”,阳明现在火了,不是一般地火,今天我们好好地体会阳明心学的境界,可能对我们的未来,对于民族的未来都有好处。


我想跟大家强调的第一个要点,是阳明之所以能够有划时代的贡献,主要是因为读《周易》,而不是因为读《大学》,但很多学者还不是很清楚这一点。我今年暑假去贵阳,跟很多学者交流,有些学者坚持说阳明是读《大学》才有“龙场悟道”的,我表示不能同意,建议你们单纯读《传习录》还不够,要好好读《全集》。不少搞阳明学的学者,因为不懂易经,就不承认阳明是读《周易》悟道的,而要坚持说是读《大学》悟道的,这样的研究其实有点误人子弟。可以说,阳明如果不是在困境当中读《周易》,几乎是不可能有所谓“龙场悟道”的。这些年有几篇论文研究了阳明与易学的关系,结论相对比较中肯了。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哲学味的问题。最近我的老同学陈清春用现象学研究阳明,专著即将出版,他力图说明阳明龙场悟道是一个典型的哲学家悟道的境界,这种境界后世几乎可以做无限的哲学解读。


正如《周易·困卦·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是说君子看到大泽里的水都被困干了的卦象,决定为了实现自己的人天之意,可以舍弃自己的性命。这讲的正是一个人处于阳明一样的绝境,如何通过周易实现精神意识状态的重生,如果没有重生,就没有阳明学,而没有心学,也就无所谓阳明了。关于阳明悟《易》历程,在戊辰(1508年)所作《玩易窝记》里面有记载:


阳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其间,始其未得也,仰而思焉,俯而疑焉,函六合,入无微,茫乎其无所指,孑手其若株。其或得之也,沛兮其若决,联兮其若彻,菹淤出焉,精华入焉,若有相者而莫知其所以然。其得而玩之也,优然其休焉,充然其喜焉,油然其春生焉;精粗一,外内翕,视险若夷,而不知其夷之为厄也。于是阳明子抚几而叹曰:“嗟乎!此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其老之将至也夫!吾知所以终吾身矣。


玩易窝现在还在,已经变成旅游景点了,其实就是一个地下洞穴,犹如小的三室一厅。当年阳明在地下蜗居里面,读《易》自得其乐,这是心学易道境界的第一层体现。阳明到了龙场之后,从早到晚读《易》而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因著《五经忆说》。”“龙场大悟”之后,阳明一生学问大旨就确立了,从此以后,阳明传播的心学,其实就有易道境界。


心学的易道境界的第二层体现,就是确立了他一生的学问宗旨: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设想一个人被放逐到荒原,他的心灵每时每刻直接跟宇宙、跟苍穹、跟天地感通,所以处于感天动地的、心通于易、通于日月之变的状态,这其实是“心即理”的本意,只是后来阳明为了接续朱熹理学的话语,不得不借用理学的框架加以表达,包括他后来不得不写下关于《大学》的心得体会,也可以说是被迫回应朱熹理学的强势话语体系。


在阳明看来,孔子删述《六经》,为《易》作传,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正天下万世人心。阳明心学也可谓是为了重正世道人心。阳明心学通于易道,根本上是为了匡正世道人心,从而达到平定天下的理想境界,这跟孔子发心是相通的。所以我强调心学通于易学的第三点,就是心学的境界与易道通达天下一样,是为了树立人心正道,也就是使未来的人心能够归于正道。阳明常常自比孔子,感慨自己生不逢时,但同时也以正万世人心的事业自任,比如他曾说:


孔子玩《易》,韦编乃至三绝,然后叹易道之精。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比之演卦演爻者更何如?更欲比之用《易》如尧、舜,则恐孔子亦不自安也。其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以求之者。”又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故?抑之为不厌。”乃其所至之位。


阳明的心学气象,可以说是来自易道也归结为易道,他一生传道说法,如果仅仅用心学和理学的范畴去解析,总觉得差一点,但如果从易道来看,就有浑然一体、圆融无碍之感。难怪李贽在《阳明先生道学抄序》中说:“先生之书为足继夫子之后,盖逆知其从读《易》来也。”可以说李贽指出了阳明心学的易道境界,相比一般学者来说,李贽的悟性可以说是蛮高的。阳明的心学成就,虽然不能取代孟子为亚圣,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孔孟之后的三圣,位置非常的重要。


相比心学的易道境界,佛家虚寂有比较强的审美意味,而儒家的“感而遂通”,主要为的是天下人心复归正道。也就是说,儒家的境界、易道的境界、心学的境界,都已经远远超越单纯的审美意味,那种对心学进行审美比附式的研究,比如讨论心学与禅宗的类似之处等等,其实可能对心学的宗旨理解不够到位。


心学通于易道境界的第四层意义,是心学通于河洛之道。阳明曾作《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文,其中写道:


天地显自然之数,圣人法之以作经焉。甚矣!经不徒作也。天地不显自然之数,则圣人何由而法之以作经哉?王阳明写道:《大传》言卜筮而推原圣人作《易》之由,其意盖谓《易》之用也不外乎卜筮,而《易》之作也则法乎“图”、“书”。


阳明认为“图”、“书”是圣人作《易》之本。


朱子和阳明都深悟河图洛书为易道之源,他们都有人口传心授,理解这些天书揭示的通天之学。河图洛书是易道之源,阳明心学的易道境界没有离开对河洛之道的领悟。


阳明心学之教,通于系辞玩易之教,这是学易的日常功课,但跟心学境界相通,这是心学通于易道的第五层意义。阳明平日玩易,他的诗中多处提到“玩易”,如“瞑坐玩羲易”“玩易探玄微”“相携玩羲易”“灯窗玩古易”,可见阳明在玩易之中悟道,感通心通于天,这既是心学境界,也是易道境界。比如他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实理流行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至诚发见也。皆所谓‘贞’也。观天地交感之理,圣人感人心之道,不过于一贞,而万物生,天下和平焉,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心学通于易道的境界就是取法于天地之正道,心念发动都在天道之中,从而达到能够赋予万物生机,让万物尽性至命的境界。


《易经》是一部“推天道以明人事”的书,其中“穷理尽性至命”就是如何运用天道于人世之间,也相应影响了中国哲学从古到今“尽性至命”的性格。犹如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也如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都说明阳明的心学跟易道的境界可以一以贯之。他曾说:“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这种对心、性、命都相通为一的境界的理解,是说明他们都通于易道,也是需要悟性较高才能领会的表达,而用逻辑的、分辨的思维方式,则是很难理解的。可见,阳明心学,通于古代性命之学,这是心学通于易道的第六层意义。他说:


道即性即命,本是完完全全,增减不得,不假修饰的,何须要圣人品节?却是不完全的物件。礼乐刑政是治天下之法,固亦可谓之教,但不是子思本旨。


子思性、道、教皆从本源上说,天命于人,则命便谓之性;率性而行,则性使谓之道;修道而学,则道便谓之教。


阳明对《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谓性、命、道的理解,基本上认为它们同出一源,他把性看作天降本体,性体由生到死流行的过程就是道,人如果能够率性而行,就是时时刻刻不偏离天道。他把《中庸》的“命、性、道”与《易·说卦》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贯穿起来,说:


“戒慎恐惧”便是修道的工夫,“中和”便是复其性之本体,如《易》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和位育便是尽性至命。


读《传习录》,很明显地感觉阳明通过“中和位育便是尽性至命”将《易传》与《中庸》贯穿起来,从而建立了一个心学的心,活泼灵动,而通于易道的哲学体系。阳明认为“性情之谓和,性命之谓中。”认为“性命”与“性情”是天命之性在生命中展开的两个不同方面。“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他还认为“中”与“和”的关系,好比《系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所说的体用关系,并借用《中庸》来表达:“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而有发而皆中节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所以认真品味《传习录》,常常感觉像是一个《中庸》的延伸版。《中庸》到二十章以后,讨论“诚”通于天,境界越来越高。《传习录》到后半部分,也跟《中庸》类似,调门越来越高,有点高不可攀之感,几乎句句都合于《中庸》的最高之境界。当然,到最后就只能是无言之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境了。但这个境界,其实也是古代读书人都要认真体会的高妙境界,也是古代儒家能够正天下人心的根本所在。


心学通于易道境界的第七层意义,是阳明自己明确提出的“良知即易”,也就是良知的发动都通于易道的变动。比如《传习录·下》有:


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


这里,阳明明确把良知跟易道联系起来,并借用系辞的话语,来表达良知通达于易之后的变动不息、无方无体的状态,认为能够悟透此道就是圣人境界了。可以说,良知是心通于天的良知,易道是人通于天的易道,二者在境界上是殊途同归的。而易道境界,其实就是通于天的良知借用阴阳来加以表示的状态,帮助我们通过阴阳系统来领会天道的运转流行,正如阳明写道:


易也,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


易者,吾心之阴阳动静也;动静不失其时,易在我矣。


可见,易道境界也可以说是心的阴阳动静自然流行的境界,也就是人心的活动每时每刻的动静都合于天地的阴阳,心念所发一直跟天道的运行相合拍,这就是阳明所谓念念致良知的境界,也是致良知而合于易道的状态,也是心念发动,实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的状态。可见,良知通于易道的境界,是需要体会才能理解到的,也是要靠实修才能达到的,而不是文字解说就可以达到的境界。正如阳明常常说明,知行合一的境界从来不是文字的诠释,更不是口头的虚说,而是心之本体流行都合于天理的发动,有点像心如明镜,从而意念发动跟镜之照物差不多,没有一点点执着,心念都能够合于天道,从而达到“无思无虑”的状态,正如王阳明说:


心之本体即是天理,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故明道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这样来说,心的本体就是心理流行,心动与不动,都要合于天地阴阳的运动,这不需要心思意念的有意安排,而是自然而然的心意发动,都跟天地阴阳的进退相合拍的状态。所以心学的易道境界,最根本的状态就是心灵的良知,是随时随刻跟易道合拍的,不是仅仅从心本身来理解就可以的,而是要从心念合乎天地运动的状态来理解才可以的。


关于阳明心学的易道境界,我就解说出这七层意思,希望这几层意思对于大家理解阳明心学,理解易学,进而理解今天儒学的复兴,大家应该达到的境界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gusu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来源:互联网 作者:温海明 发布于2019年09月14日

文章标题:让王阳明“龙场悟道”的书,是《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