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别姑苏 加入收藏 】【 字体:
文章导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在很多中国人的观念里,“阴德”是能换来一些“好处”的,将这个观念推上巅峰的当属《了凡四训》了。

此书作者袁了凡(袁黄),是明代一位颇有争议的大儒,他在佛学、农业、民生、水利、医学、音乐、几何、数术、教育、军事、历法和太乙六壬奇门“三式”绝学等,“莫不洞悉原委,撰有成编。”


但是他的学说,受到当朝的学风批评,王夫之批评其经义说:“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


《明史·陈幼学传》载袁黄“妄批削‘四书’、《书经集注》,名曰《删正》,刊行于时”,后经陈氏“驳正”,“镂板尽毁”。可知其人生前身后很招致了些争议,而其《功过格》,黄宗羲则说奉行《功过格》者“与鬼神交手为市”,张尔岐也说袁黄“与天地鬼神为市”,这是切中要害的批评。

而《了凡四训》则是袁了凡的传世名作,共11600多字,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文章组成。


其中“立命之学”是他69岁晚年之作,“改过之法”和“积善之方”是他早年《祈嗣真诠》中的两篇,“谦德之效”是以前的《谦虚利中》篇。
在《了凡四训》裏,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


《了凡四训》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问世以来深受推崇,被佛教界称赞为积德行善、改造命运的典范而广为印行,流传足有几千万册。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示例是,袁了凡幼年丧父,随父遗愿弃文从医,后在慈云寺遇到孔姓老人,传其邵康节的皇极数,并对其所遇之事,大小预测皆应验,故孔老断其为官之运,而后从新开始参加科举。果然如预测中的名次考中,县考,府考,提学考之名次都不差分毫。

之后孔老又对袁了凡一生的吉凶祸福作出预测,他说:那一年考取第几名,那一年应当补廪生,那一年应当做贡生,等到贡生出贡后,在某一年,应当选为四川省的一个县长,在做县长的任上三年半后,便该辞职回家乡。到了五十三岁那年八月十四日的丑时,就应该寿终正寝,可惜你命中没有儿子。

因为老人的预测从无纰漏,当袁了凡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时,遇到云谷禅师,与其一番对话后,受到佛教观念的影响,从此积极行善、布施、还将自己所做的没意见善事,都用功过簿记录起来,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功过格》。

而他之后的命运,却真没有按照孔老预言那般走向,不但参加了万历朝朝鲜战争,官至兵部职方司主事,追封尚宝司少卿,而且还有了儿子。

于是袁了凡将自己能逆天改命的原因,归结于行善布施上,此观念在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受到此书影响的世代数不胜数。

我们应该意识到,正统的宗教,在教化民众端正行为、树立道德标准的作用是非常积极的,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人类需要有来自更高阶级的标杆作为自己行为准则的参照,压抑自己人性的恶,这个方面来说,宗教的作用非常明显。

正如一些狂热信教徒的言论,如果没有宗教,不知道多出多少恶人,多少恶事。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引导下尚且有那么多信仰的共产党员之后成了贪官污吏,如果没有那些精神信仰引导的作用,难以想象自私自利的人类社会会成什么样子。

但是也不得不说,导人向善的方式,大多数宗教都是差不多的,用对未来的恐惧,对生死无常的忧虑,对财富地位的追求,抓住人心中那一点“求而不得”,用恐惧和教条来规范和统治信众。


历史上的宗教都不是单纯的宗教,每个朝代的宗教都有其政治使命。

袁了凡认为自己依靠的是宗教的力量,其行为符合宗教指导所以能逆了天,改了命,也是受到当时社会宗教环境的影响,恰好自身遭遇也是离奇,让他不得不信。

而事实上,袁了凡所作所为,其实只用两个字就能概括了……“得失”。

前文我们已经分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里本身是没有“阴德”这个概念的,自佛教的因果观融入中国文化后,渐渐演变出了中国特色的鬼神观念,生人立功德享死后回报这种观点才渐渐发展起来,所以很多时候,看到恶人逍遥,问为何苍天不公,恶无恶报,就会有人告诉你说,这人前世积德今生享,此生作恶来世报,于是提问者心里就舒坦了。

问题是哪怕我们假设真有来世轮回,那个人的享受与否又与你何干呢?中国人有句老话,儿孙自有儿孙福,连儿孙的事儿你都管不了,还能管得了来世?

不过试想如果佛教不提倡这个轮回转世之说,这许许多多事例确实是无法解释佛教本身的因果观的,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是杀兄弑父屠子侄登上皇位的,按照一些宗教观点那是十恶不赦之人了吧,可是他子孙还是做皇帝,还能做好几代皇帝,不是该因果报应祸及子孙的吗?

然后宗教界人士就说他们葬得好,风水影响好,也不管这个风水强大还是因果强大的矛盾了,毕竟总要圆一个说法不是吗。

电视里播放那些催人泪下可歌可泣的好人事迹,却无不是社会底层,温饱都成问题的普通人,或者身残志坚,不断努力的缺陷者,他们行的善举,甚至是超出自己承受能力,需要自己付出全部的,而他们的付出,除了得到社会大众的同情共鸣,还能换回什么呢;

这时候又会有人跳出来说,他们得到了精神的升华,内心的安宁。积德行善,来世好报。

周恩来总理是个好人吧?但是他无子女,晚年病痛和精神压力双重折磨,而人们只会歌颂他那些做过的事迹,谁又会问上一句,为何好人没好报呢。

其实我写这个文章并不是抨击宗教的,上面我也肯定了宗教对于人类树立精神道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不过我们做学术研究的,需要有理论基础,再引申出自己的观点来,在我的理论基础里,阳性物质,阴性能量,不断运动转化构成的太极图,是没有阴间的,没有阴间,那自然就没有阴德了,或者说,没有你们本来认为的那种阴德了。

但是这个宇宙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你做了一件事情,不管你认为是阴德也好,阳善也罢,其实作用都是直接体现在你自己的生命中的,只是你几乎是不会发现,甚至不会意识到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gusu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小别姑苏 发布于2018年12月05日

文章标题:袁了凡和了凡四训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