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别姑苏 加入收藏 】【 字体:
文章导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行善有什么用?做好事一定要留名。

有人解释"上善若水"这个成语,说,善:最完美;指的是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或者细微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

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然而做这个解释的人估计也是顺应时代需要,其实从原文里,我们并没有看到说啥不争名利的字眼,这里的不争,难道仅仅是用名利能够解读的吗?明明是与人无争与天地无争顺其自然的意思,偏偏要去加上名利这么俗气的字眼。

水,无色无味,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无所滞,它以百态存于自然界,于自然无所违也。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所以我们不用考虑什么做好事不留名,我是红领巾这样的时代大义,反而我认为,你做了好事,一定要留名。因为老子这句话后面还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人行善事,只是其中一个“心善渊;与善仁”而已,后面叫你言善信没看到吗?


从社会道德来说,不传播善,则行善和受善之人都没有社会意义,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即不能拿来宣扬大义,也不能给人启迪,所以对于做好事不留名的人,社会还是必须冠以一个特定称呼,比如活雷锋,红领巾等等,否则这个善举善意无法流传。

而作为命理学来说,更是要求你做了好事,一定要留名,要让你帮助的对方知道你的存在,要让你们之间产生互动因果,那么你做的这件事情,才会对你未来产生一定的影响,否则,你仅仅只是在应一个相,而不是在行一个善。

行善有什么用?做好事一定要留名。

善字,说文解字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象征吉祥的寓意,本义:吉祥

行善有什么用?做好事一定要留名。
(甲骨文中之善字)

从上文字形中,不难看出,原本羊下是言而非人,所以现代简化字中,以口代之,意在宣讲,那么善作为美好的寓意,在古人看来,不声不响的做好事,是没有学习意义的。

篆文中就简化成一言一羊了,这个字告诉我们的是,有好事,要和别人分享,做了好事,要让人知道,看到好人好事,要宣扬。


这就和我上面文章里,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述一致了,我们再回顾一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很多方面我们都能感受到古人对待“善”的态度,比如女子之善有贞守,古代县城里,能给守节寡妇立贞节牌坊,是整个家族、县城甚至地方官的荣耀和政绩,说明此地教化有功,人守礼而有信。富家商贾地主行善,多会选择在灾年施粥派粮,且是很夸张地竖起旗子,打着鼓敲着锣,生怕灾民不知道。一些高官权贵,甚至在世的时候,就喜欢有人给他立生祠,说明他的仁德之宽大。

孔子作为中国文化的精神领袖,对善又是什么态度呢?


首先,孔子认为哪个地方都有善和不善的区分,子贡请教说:“乡人皆好之,何如?”“乡人皆恶之,何如?”孔子的回答是:“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此看来,任何几个人在一起,也都可以分出善者与不善者了。
当然,在此,善者与不善者可以指称“人”,也可以指称人的优点与缺点;但是无论如何都可以肯定:要判断善恶并非难事,因为它只涉及外在的行为表现。


不表现出来的,你通过什么分辨善与不善?

孔子说:“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孔子认为这样的善人必须像接力赛跑一般,连续治理长达百年之久,才能有其成效。他又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这样的成效并不特别可观,因为子路自认为可以在三年内就使百姓”有勇且知方”;孔子也认为自己可以“三年有成”。相形之下,善人并不值得大家特别推崇。


但是另一方面,善人又变得有些高不可攀。


孔子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他居然坦承自己没有得见善人之机会,只希望退而求其次,可以见到有恒者。由文意可知,这里的“有恒者”应该是指“有恒于行善之人”。


更值得留意的是,孔子在说这句话时,先说了另外一对名称,他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我们由此得知:君子是走向圣人的修养过程之表现。更重要的是:“圣人”确实可谓“不得而见之”,那么为何“善人”也同样是“不得而见之”?这里的善人忽然被抬高到类似圣人的位阶,难道不令人觉得好奇吗?

其实很明显的,孔子所不得见善人,只是说明一个问题,行善者需言善宣之,否则谁能得见?

也许是觉察了这种用语含混的现象,子张直接请教“善人之道”。孔子的回答是:“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孔子的意思是:“他不会随俗从众,但是修养也还没有抵达理想境界。”这样的回答清楚论断了善人是努力行善而不愿同流合污的人,但是为何要说他的修养尚未抵达理想境界呢?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境界又是什么呢?答案是:仁。


仁与善有何关连?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还须重复说明一点,就是《论语》中使用“善”字,确实只是基于一般的观察,亦即落实于外在的行为表现上,不然孔子不会轻易就说:“举善而教不能”,“嘉善而矜不能”,“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如其善而莫之违也”,“子欲善而民善矣”,“乐道人之善”等等。

看了上面这么多,你该知道孔子对善的态度了,也是后世中国人行善准则的由来了。你就知道为啥古人要这么高调滴炫耀善和自己的善了。

那么命理上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如何呢?


要说命理学里对仁善的看法,首先得解释下什么是德。


说文解字注:”德,境界因善行而升华。“

①道德;品德。《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②恩德;恩惠。《垓下之战》:“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又】<动>感激。《史记?信陵君列传》:“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
③德政;功德。《殽之战》:“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④福。《礼记?哀公问》:“君之及皮言也,百姓之德也。”

另有三、六、九德:
九德,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而廉,剛而塞,彊而義。
六德:知、仁、聖、義、中、和。

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

老子《道德经》中多用德字,然而全篇只载有”玄德“、”仁德“、”不争之德“,那么”阴德“是哪来的呢?


好吧,你百度肯定看到了,说早有《淮南子》中记载一句”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这句话,其实出自《文子·上德》,什么意思呢?


”暗中有德于人的,一定会有公开的报答;有不为人知的好品行的,一定会有显著的名望。“


文子是老子的弟子,和孔子同时代,当时孔子对于鬼神之说敬而远之,老子的道家思想更是求天人合一,当时的中国,《周易》一书,《老子》一书,《论语》一书,你不但找不到阴德二字,甚至连鬼神的字眼你都找不出几个来。


而文子作为老子的弟子,被奉为道教始祖之人,融合老子思想和易经的思想,出现阴阳二字是完全能理解的,中国对阴阳的辩证思想,不是阴间阳间,而是世界的物质和精神。

所以最早关于阴德的记载,只是说,暗中所做的好事,或者说你对人施加于精神层面之上的善举,会得到行动上的回报的。这个辩证思想体现在哪里呢?


比如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一条家训能让后世子孙行为端正;这种潜在的,不为人所见,没有立竿见影效果的德,就是阴德。

而将阴德变成”阴间之德“和鬼德的,正是佛教。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里,是没有阴间的,现在你们所了解的中国鬼神文化,是融合了佛教的传说思想演变而来的产物,佛教差不多在公元元年传入中国,历经两千年,影响力确实是非常深远的。就连传说里阴司幽都黄泉都还有地藏王菩萨参一脚,真不知道是否中印两国共用一个冥界平台,还是地藏王跨界跳槽来中国的。

由于佛教特有的修来世思想,轮回转世的理论是必须贯彻的,由此而来的阴德之说,是叫人修身后福报,意思和原来的”德“已经完全偏离了,更不要说什么悄悄的做别人不知道的好事,这完全是歪解的理论了。

中国古人认为,至善之境界谓之德,是将善变为一种生活状态的状态,是一种长期坚持而自然而然的行为气质,那么既然善都是要言传身教的,善之大者为德了,反而要扭扭捏捏地暗暗去做?

简而言之,这就是一种思想的层次,高层次思想。

思想是一种能量,我不止一次提过”大众意识“和”众生意志“这类词汇,如果你们能将此和我这篇文章内容结合起来思考,不难想到,我为什么提倡做好事要留名了。

所以要讨论命理学里的仁善,仁德的作用,我首先得和你们说清楚,什么是善,什么是德,既然如此,你又要问,那么我们认识里的”阴德“是没用的吗?

不是的,还是有用的。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gusu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小别姑苏 发布于2018年12月05日

文章标题:什么是德?阴德的真实意义是什么?